桉樹病害流行的主導因子桉樹病害流行的主導因子 一、我國桉樹病害發生特點 1、1980年代,主要病害為桉樹青枯??; 2、1990、2000年代,桉樹焦枯病廣泛流行; 3、2010年代,枝枯、葉枯等多種真菌性病害普遍發生,連年成災。
二、影響桉樹病害流行的要素 1、大面積集中栽培的感病寄主植物; 2、病原物發生和大量病原物的繁殖; 3、有利于的病害發生的環境條件。 寄主主導型病害:病害發生與否主要看寄主的生理健康狀況。 病原主導型病害:病害的發生與否主要看是否有病原物發生、繁殖、侵入。
楊樹潰瘍?。杭闹髦鲗筒『Α ∷刹木€蟲?。翰≡鲗筒『?/span>
三、影響桉樹病害流行的主導因子 1、影響桉樹青枯病流行的主導因子。
寄主:DH3228高感品種、GL9、DH3229等退化為感病品種、雷林11較強; 病原物:高溫型青枯菌生理小種1號,土壤習居細菌,高溫多雨迅速繁殖; 環境:高溫多雨病原物迅速繁殖,大風傷根、夏季撫育傷根,有利于病原侵入傷口。 病原主導型病害:環境條件有利于病原繁殖,病害就發生。 廣西桉樹青枯病高度、中度和低風險發生區劃分示意圖 2、影響桉樹焦枯病流行的主導因子。
寄主:多數桉樹樹種或品種沒有明顯遺傳抗性; 病原物:世界范圍廣泛流行的Cylindrocladium spp. ; 環境:高溫多雨病原物迅速繁殖,可較短時間內多循環侵染; 病原主導型病害:臺風雨制造枝、葉傷口,有利于病原入侵并迅速擴散蔓延。 3、近年來,本土病原與外來病原引起的葉枯病、梢枯病、枝枯病廣泛流行,2017年發生面積約300萬畝。
葉枯病、梢枯病、枝枯病為病原主導型病害: 1、每年3~11月病害均可發生, 5~9月為發病高峰期。 2、地勢低洼的山窩地,病害發生嚴重; 3、已發生病害的林地,病原積累,病害可連年發生; 4、2018年, 春季干旱,不利于病原繁殖,4-6月病害發生明顯沒有往年嚴重;7月后雨水增加,病害開始流行,但缺少春季病原積累,循環侵入次生減少,病害發生程度也相對較輕。 5、所以,只要大小氣候條件有利于病原繁殖,病害仍將在今后多年繼續發生危害。因此,及時有效的病害化學防治是必要的! 6、由于蟲害造成枝葉受傷,有利于病原侵入寄主,因此,做好蟲害防治可以減緩病害發生危害的程度。
病蟲害日趨嚴重的原因 上一篇桉樹林地常見病蟲害及防治
下一篇華山林場杉木示范林
|